【部門解讀】《重慶市萬(wan) 州區培育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城市 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政策解讀

【部門解讀】《重慶市萬(wan) 州區培育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城市
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政策解讀
近日,重慶市萬(wan) 州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重慶市萬(wan) 州區培育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城市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為(wei) 方便社會(hui) 公眾(zhong) 全麵了解有關(guan) 政策,現作如下解讀。
一、製定背景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guan) 於(yu) 加快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安排部署,按照《重慶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關(guan) 於(yu) 開展消費中心城市試點培育建設工作的通知》(渝國際消費發〔2022〕3號)精神和區委、區政府工作要求,結合萬(wan) 州實際,特製定本行動計劃。
二、主要內(nei) 容
《行動計劃》主要有總體(ti) 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三部分內(nei) 容。
(一)總體(ti) 要求
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hui) 精神,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持續轉變消費方式、創新消費場景、優(you) 化消費環境、提升消費能級,大力推動商、文、旅、體(ti) 、農(nong) 深度融合,全麵增強區域消費內(nei) 生動力、市場活力和輻射能力,在高質量發展中紮實推動共同富裕,為(wei) 萬(wan) 州爭(zheng) 當渝東(dong) 北地區高質量發展增長極,爭(zheng) 做新時代山區庫區現代化排頭兵,建設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作出重要貢獻。
到2027年,城市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ye) 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消費舒適度、政策引領度明顯提升。世界500強企業(ye) 進駐數量達到35個(ge) 以上,4A級以上景區數量達到6個(ge) 以上;全區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力爭(zheng) 突破570億(yi) 元,外貿進出口額達到150億(yi) 元,服務業(ye) 增加值力爭(zheng) 突破1100億(yi) 元;品牌首店累計達到70家,建成標誌性商業(ye) 街區6個(ge) ,打造演藝新空間3個(ge) ,力爭(zheng) 培育“中華老字號”3個(ge) ;機場航線數量達到48條以上,境內(nei) 高鐵裏程達到141公裏,高速公路運營裏程達到260公裏;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達到340天,森林覆蓋率達到58.3%,5G站點達到5000個(ge) 以上,城鎮5G網絡覆蓋率達到100%;部門聯動更加高效,製度改革創新持續深化,成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新引擎。
(二)重點任務
1.打造區域特色消費聚集地。一是引育國內(nei) 外知名品牌。支持已入駐的市場主體(ti) 發展“首店經濟”,吸引國際國內(nei) 知名品牌在萬(wan) 開設首店、旗艦店、體(ti) 驗店和連鎖店。二是打造萬(wan) 州名品精品。重點打造“三峽柑橘”“三峽天叢(cong) ”區域公用品牌,擦亮“中國烤魚之鄉(xiang) ”金字招牌。三是升級品質消費載體(ti) 。推動商圈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打造集吃、住、行、遊、購、娛於(yu) 一體(ti) 的高品質生活空間。四是提升會(hui) 展經濟能級。辦好本地特色會(hui) 展品牌,引進知名會(hui) 展品牌來萬(wan) 辦展,促進會(hui) 展行業(ye) 跨區域交流合作。五是培育優(you) 質市場主體(ti)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本地大中型商貿流通企業(ye) 擴大規模。六是擴大來萬(wan) 旅遊消費。打造自然人文旅遊動線,打造休閑度假旅遊動線,引進更多三峽遊輪從(cong) 萬(wan) 州始發,發揮革命文物資源優(you) 勢,延伸渝東(dong) 北和“萬(wan) 達開”紅色旅遊線路。
2.打造區域消費創新引領地。一是培育新興(xing) 消費新場景。推進智慧商圈建設,推進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等旅遊景區智慧化建設。二是創新消費業(ye) 態模式。發展都市娛樂(le) 、主題樂(le) 園等潮流業(ye) 態,推行餐飲、旅遊、醫療健康等領域的定製服務,開發體(ti) 育文化創意產(chan) 品,引導購物中心、百貨商場由商品銷售向“商品+服務+體(ti) 驗”的多功能消費體(ti) 驗場所升級。三是推進數字消費融合。鼓勵商場、超市、城區菜市場等場所進行數字化改造,引導餐飲、零售、住宿等傳(chuan) 統生活服務市場主體(ti) 進行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鼓勵發展智慧門店、自助終端、智能機器人等“無接觸”零售業(ye) 態,大力發展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等新模式。四是促進綠色健康消費。組織新能源汽車“進商場”“進鄉(xiang) 村”,鼓勵支持家電、服裝和數碼產(chan) 品二手流通交易。
3.打造區域特色消費目的地。一是做靚“夜間經濟”品牌。推動天生城文旅街區積極爭(zheng) 創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開展深夜食堂特色餐飲示範街創建工作,搭建地方特色產(chan) 品秀場,舉(ju) 辦文化藝術展演,打造城市夜景燈光體(ti) 係。二是打響“三峽美食”品牌。構建“萬(wan) 州烤魚”產(chan) 業(ye) 集群,提升魚泉榨菜、冉師傅牛肉幹等本地品牌知名度,講好“萬(wan) 州麵”“萬(wan) 州格格”等餐飲故事,繪製《萬(wan) 州美食打卡地圖》,推出“來萬(wan) 必點菜品清單”,引導美食達人、網紅參與(yu) 實地探店直播。三是做精“三峽康養(yang) ”品牌。發展溫泉養(yang) 生、釣魚競技、農(nong) 耕體(ti) 驗等近郊休閑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打造重慶(萬(wan) 州)冬季橫渡長江係列賽、“長江杯”乒乓球賽、環湖馬拉鬆等係列賽事品牌,發展露營、攀岩、徒步、探險等戶外體(ti) 育運動項目。四是做大“三峽農(nong) 業(ye) ”品牌。建成經果林、生態豬兩(liang) 個(ge) 百億(yi) 級全產(chan) 業(ye) 鏈,培育畜禽、中藥材、生態漁業(ye) 等新增長點,推動更多特色水果、道地中藥材、高標準木本油料及調味產(chan) 品申請地理標誌商標。
4.打造區域消費環境標杆地。一是深化區域協作。協同辦好三峽美食文化節暨萬(wan) 州烤魚節、不夜開州生活節、龍舟邀請賽、“天生雲(yun) 陽”金秋節等活動,合力引導“萬(wan) 味之州”“開味開州”“天生雲(yun) 陽”等特色品牌變革求新。二是完善配套設施。加快形成以“七高八普”鐵路骨架網、“二環九射”高速公路網、“二客六貨”港口發展格局和4E級幹線機場為(wei) 主的鐵公水空綜合立體(ti) 交通運輸體(ti) 係,加快建設新田物流產(chan) 業(ye) 園、三峽綜合物流產(chan) 業(ye) 園、董家物流園等園區。三是優(you) 化消費服務。全麵落實優(you) 化營商環境舉(ju) 措,強化政務信息資源互聯共享,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四是激發消費活力。持續擴大“愛尚重慶·渝悅消費”係列消費促進活動影響力,將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世界大河歌會(hui) 打造成為(wei) 具有國際國內(nei) 影響力的活動,持續擴大“中國戲劇·萬(wan) 州現象”的影響力。五是強化宣傳(chuan) 推介。聯合周邊區縣開展抱團營銷,赴外地開展旅遊推介、招商引資、農(nong) 副產(chan) 品展銷等活動,積極引導廣播電視媒體(ti) 開展新型消費主題專(zhuan) 訪、總結報道。
(三)保障措施
從(cong) 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項目調度、加強政策支撐等三方麵作出保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