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網 | | |
區級部門
區級部門
|
鄉鎮街道
鄉鎮街道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开云体育下载平台 > 政策解讀 > 文字解讀

【部門解讀】重慶市萬(wan) 州區城市綠地係統規劃 (2021—2035年)政策解讀

日期:2025-06-26 來源:區城市管理局
語音播報

重慶市萬(wan) 州區城市綠地係統規劃

(2021—2035年)政策解讀

近日,《重慶市萬(wan) 州區城市綠地係統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為(wei) 便於(yu) 社會(hui) 公眾(zhong) 廣泛知曉內(nei) 容,現對《規劃》解讀如下:

    一、規劃編製背景

為(wei) 貫徹生態文明建設要求,落實《重慶市城市園林綠化條例》《重慶市國土空間總體(ti) 規劃(2021—2035年)》和《重慶市城市綠化規劃》要求,萬(wan) 州區立足“三峽江城·平湖萬(wan) 州”的山水格局,編製本規劃。《規劃》以構建“山水林城”和諧共生的綠色空間體(ti) 係為(wei) 目標,統籌全域3456.41平方千米生態資源,重點優(you) 化522.82平方千米萬(wan) 州城區綠地布局,推動建設國家生態園林城市。通過強化生態廊道連通、完善公園服務體(ti) 係,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與(yu) 人居環境提升。

    二、目標任務

《規劃》以建設“大河生態文明典範、國家山水城市標杆”為(wei) 目標,依托萬(wan) 州“峽江相擁”的山水格局,構建“山水林城”和諧共生的綠色生態空間網絡。近期(至2027年)重點推進生態廊道修複與(yu) 城區綠道建設,完善城鄉(xiang) 公園體(ti) 係,達到重慶市生態園林城市標準;遠期(至2035年)建成多類型、網絡化的高質量綠色生態空間,形成全域互聯互通的休閑遊憩網絡,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要求,塑造“三峽江城·平湖萬(wan) 州”城市名片。

    三、主要內(nei) 容

    《規劃》明確了四個(ge) 方麵的內(nei) 容,具體(ti) 包括:

章節

主要內(nei) 容

第一章至第二章

明確規劃指導思想與(yu) 目標,提出近期構建綠色生態體(ti) 係、遠期實現品質提升的發展路徑,製定2027年近期目標和2035年遠期目標。

第三章

聚焦區域生態網絡建設,製定生態廊道與(yu) 斑塊保護的管控策略,對城鄉(xiang) 綠地及區域綠地的規劃指標、建設等做出規定。

第四章至第十四章

明確城區綠地係統的構成、規劃指標要求,按照規範標準細化各類綠地布局與(yu) 建設要求,涵蓋公園體(ti) 係、附屬綠地、防護綠地、生態公園、綠道、防災避險、古樹名木保護等專(zhuan) 項規劃。

第十五章至十六章

製定近期建設計劃,完善實施保障機製,強化規劃銜接與(yu) 動態評估。係統推進城鄉(xiang) 綠地空間優(you) 化與(yu) 功能複合。

    四、核心政策問答

問:萬(wan) 州區綠地的結構是什麽(me) ?

答:萬(wan) 州區綠地結構以“一江穿城,六脈護城”為(wei) 總體(ti) 布局。依托長江及其支流水係構建綠色生態廊道,形成貫穿城區的生態主軸;結合六條山體(ti) 綠脈,打造環繞並滲透城區的生態屏障。規劃通過水係與(yu) 山體(ti) 有機聯係,建立多層次、網絡化綠地體(ti) 係。具體(ti) 來看,“一江”指長江作為(wei) 核心生態軸線,串聯濱江綠地及沿岸生態節點;“六脈”包括鐵峰山、方鬥山等六條主要山體(ti) 綠脈,構成城區外圍生態保護屏障,並向內(nei) 延伸形成多條生態廊道。

問:萬(wan) 州區規劃的城市公園數量有多少?

答:根據《規劃》,至2035年,萬(wan) 州區每10萬(wan) 人擁有綜合公園數量將達到1.69個(ge) 。按規劃期末城區130萬(wan) 人口測算,全區綜合公園總量將達21個(ge) ,該指標結合生態園林城市標準製定,旨在構建均衡覆蓋的公園服務體(ti) 係,滿足居民休閑遊憩需求。

問:萬(wan) 州區城市公園的特色有哪些?

答:萬(wan) 州區公園建設突出三峽庫區生態特色,重點強化長江珍稀物種保護。萬(wan) 州動物園作為(wei) 核心項目,規劃建設三峽珍稀館、熊貓館等特色場館,打造集保護、救助、自然教育於(yu) 一體(ti) 的示範基地。門戶節點公園(如萬(wan) 州港、高鐵站廣場)通過精品綠化景觀展示城市形象,融合地域文化元素。近期提質改造的29處公園廣場(如心連心廣場、三峽移民廣場)兼顧功能性與(yu) 景觀性,體(ti) 現“城景融合”理念。

問:萬(wan) 州區城市園林綠化如何滿足人民的需求?

答:《規劃》通過提升公園綠地覆蓋率和服務水平滿足居民需求。至2035年,每10萬(wan) 人擁有綜合公園1.69個(ge) ,綠道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8.71%,保障居民便捷享受綠色空間。濱水與(yu) 山體(ti) 綠道網絡提供多樣化休閑選擇,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提升至85%,改善出行環境。通過保護自然駁岸、建設生態濕地,優(you) 化濱江景觀功能分區(中心、居住、公園、郊野),強化生態與(yu) 遊憩融合。立體(ti) 綠化實施率達15%,拓展綠化維度;加強古樹名木保護與(yu) 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升生態品質。

    五、專(zhuan) 家視角

萬(wan) 州區城市管理局園林科科長譚雯文指出:綠地係統是城市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關(guan) 鍵載體(ti) 。《規劃》以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為(wei) 核心理念,全麵統籌區域綠地布局,科學設定發展目標與(yu) 實施路徑。規劃提出構建“多層次、網絡化、功能複合”的綠地體(ti) 係,重點強化社區公園、防護綠地和生態保育綠地建設,既滿足居民日常休閑需求,又保障區域生態平衡。規劃還注重科技支撐,通過完善人才培養(yang) 機製、加強公眾(zhong) 參與(yu) ,推動綠地管理向科學化、規範化邁進。總體(ti) 而言,該規劃為(wei) 萬(wan) 州未來十年綠地建設提供了清晰藍圖,將有力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助力生態宜居城市建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