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網 | | |
區級部門
區級部門
|
鄉鎮街道
鄉鎮街道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部門街鎮

閑置地變身、智慧化管理、車位錯時共享 看萬(wan) 州如何破解停車難

日期:2025-02-19 來源:萬州時報
語音播報

企事業(ye) 單位共享停車位。

渝東(dong) 步行街小微停車場。

老舊小區改造新增的停車位。

小微停車場緩解停車難。

記者 應豔麗(li) /文 侯本豔/圖

山城萬(wan) 州,地少人多,坡陡道窄,停車難題曾長期困擾市民。近年來,萬(wan) 州區城市管理局以為(wei) 民生導向,以資源整合、科技賦能為(wei) 思路,通過盤活閑置土地、推進共享車位、強化智慧管理三大舉(ju) 措,交出了一份破解停車難的亮眼答卷。

老社區停車治理成典範

天生城社區有133棟樓,常住人口4000餘(yu) 人。作為(wei) 老社區,這裏道路狹窄,空地金貴,但私家車越來越多,停車難日益突出。怎麽(me) 挖掘潛力、改善停車秩序是個(ge) 大問題。

社區首先想到的是新建停車場。結合老舊小區整治,社區將零星用地、閑置地塊合理規劃成停車場,解決(jue) 了轄區閑置土地亂(luan) 耕亂(luan) 種治理難題和轄區單位、企業(ye) 停車難問題。

其次是規範路內(nei) 停車位。在城管、交巡警等部門的協同下,將社區周邊道路,經過專(zhuan) 業(ye) 測量後在有條件的路段設置路內(nei) 停車位。

然後是規範小區停車位。將各個(ge) 小區內(nei) 的原有空壩與(yu) 綠化帶進行重新設計,將院壩進行場平、油化、重新劃定停車位。同時完善相關(guan) 配套設施、停車標識標線、智能停車係統和充電樁等。比如該社區的黃桷小院,自規範管理以來,小區內(nei) 車輛停放有序,消防通道暢通了,居民出行更便捷了,還每年為(wei) 小區創收10多萬(wan) 元,居民紛紛稱讚。

截至目前,天生城社區有停車場10個(ge) ,規劃停車位2000餘(yu) 個(ge) ,解決(jue) 就業(ye) 崗位5人,規範路麵停車位200餘(yu) 個(ge) ,有效解決(jue) 了車輛亂(luan) 停亂(luan) 放、堵塞消防通道問題,居民滿意度明顯提高,該社區也被萬(wan) 州推舉(ju) 參評重慶市最美停車綜合治理社區。

閑置邊角地建小微停車場

天生城社區隻是萬(wan) 州解決(jue) 停車難的一個(ge) 縮影。

近年,萬(wan) 州“麻雀式解剖”閑置資源:梳理橋下空間、破碎綠地、廢棄院壩等分類實施改造。萬(wan) 棉廠立交橋下停車場是其代表作。

周末,市民李先生邀約朋友在這裏停好車,然後步行至紅花地碼頭:“以前想來這兒(er) 玩,就是怕找不到停車位,後來才知道橋下改造成了停車場,停了幾回覺得方便多了。現在我們(men) 吃飯聚會(hui) 都喜歡來這邊,停車不愁!”曾經的灰暗橋底被改造成整潔明亮的停車場,橋墩分隔出的三大區域共劃設92個(ge) 車位,門禁、監控、照明設施一應俱全。曾因停車位不足製約客流量的紅花地碼頭,如今橋下停車場日均使用率超80%,成為(wei) “引流”利器,助力紅花地碼頭成為(wei) 網紅打卡地和餐飲熱門地。

近年,萬(wan) 州通過政企協作破解了閑置地改造停車場的資金難題,由原三峽平湖公司、建環集團等國企自籌資金建設,將閑置地納入老舊小區改造,統籌推進小微停車場建設。僅(jin) 2024年,萬(wan) 州便利用槽房小區、宏遠平麵停車場等閑置邊角地,建設了小微停車場11個(ge) ,新增停車位529個(ge) 。

車位共享盤活閑置資源

三月紅成熟了!今春去大周采摘柑橘的市民再也不用擔心沒地方停車了:馬路上能劃線停車的地方都劃了車位,大周鎮政府、五土村村委會(hui) 自用的停車場全部拿出來免費共享給遊客,能提供100多個(ge) 停車位呢!

一年以來,萬(wan) 州持續發力,全麵推動城區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錯時共享停車工作,重點緩解老舊小區、學校、醫院、商圈等區域停車壓力,並將錯時共享車位向大周、熊家、新田、高梁等文旅、商貿大鎮延伸。截至目前,區水利局、區政務服務中心、區應急局等71個(ge) 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開展了錯時共享車位工作,新增共享停車位2413個(ge) 。很多錯時共享停車位還能包月,停車費和周邊小區差不多,實惠又安全。

與(yu) 此同時,萬(wan) 州區還大力推進物業(ye) 管理小區閑置車位錯時共享。通過政府引導、市場調節手段,明確了共享車位收費標準,增加小區開放積極性。如今,未來城、後街金座、茶莊印象等48個(ge) 物業(ye) 小區的2.53萬(wan) 個(ge) 停車位對外開放,其中大部分車位已錄入“智慧停車”平台,實現臨(lin) 時停車一鍵查詢。

停車智能化更高效便捷

“打開‘建環停車’小程序,可以實時顯示附近車位,還能導航、繳費!”市民張春紅熟練操作手機,2分鍾內(nei) 車子就找到並停入長江之星附近的智能車位。

這就是萬(wan) 州建設的智慧停車管理係統,承擔運營、客服、財務、運維中心4大核心功能,實時管理停車訂單、投訴意見、欠費數據等等。覆蓋110條市政道路、9147個(ge) 路內(nei) 停車位及27個(ge) 公共停車場。一二三級引導屏共96塊,可引導市民快速找到停車位。

記者了解到,這些停車位采用PDA、地磁+PDA、高低位視頻樁、道閘等多種停車收費模式進行管理,實現車輛快進快出。配套開發了停車收費小程序、APP等軟件,完善停車場查詢、導航、繳費等基本功能,平台注冊(ce) 用戶8.42萬(wan) 人,月均處理收費訂單65餘(yu) 萬(wan) 筆,工單響應效率提升30%。

智能化運營,正助力萬(wan) 州緩解“停車難”。

解決(jue) 停車難還有更多實招

隨著私家車增加,解決(jue) 停車難問題還將持續進行。記者從(cong) 區城市管理局了解到,今年萬(wan) 州將著力從(cong) 以下幾方麵緩解停車難:

製定《萬(wan) 州中心城區停車設施專(zhuan) 項規劃》,該規劃遠期到2035年,預計到2035年底新增165個(ge) 公共停車場,新增停車位3萬(wan) 多個(ge) 。社會(hui) 關(guan) 注的規劃指標、立體(ti) 停車庫建設、重點片區停車秩序管理等都有具體(ti) 措施和辦法,目前該方案正在公示。

更進一步利用閑置空間,除了閑置空地外,還計劃利用國有企業(ye) 的閑置廠房、工廠空地進行改造,增加停車位供給。如聯合壩少數工廠空地今年將進行改造利用,緩解廠區停車難。

建設立體(ti) 停車庫,在商業(ye) 區和居民區等停車需求較大的區域建設立體(ti) 停車庫或機械式停車設備,增加單位麵積的停車容量。近期將投用的萬(wan) 州區第一人民醫院的立體(ti) 停車庫,車位達180個(ge) 。

鼓勵錯時停車,拓展共享範圍,推動更多企事業(ye) 單位加入共享,目標是2025年新增車位3000個(ge) 。

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小微停車場,計劃2025年新建15個(ge) 小微停車場。

“小車位”關(guan) 乎“大民生”。2025年,萬(wan) 州將以精細化治理破解城市頑疾,讓市民切實感受到“停有車位、行有通暢”的幸福升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麵